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确定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税负。
从2018年5月1日起:
一是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预计全年可减税2400亿元!
什么是制造业?非金属矿行业属于制造业吗?
制造业是指机械工业时代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
包括: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服饰业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和纸制品业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二是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并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让更多企业享受按较低征收率计税的优惠。
我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相较三档标准税率要低,小规模纳税人不能进行抵扣;但凡高于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的企业,必须适用标准税率。
将原来50万、80万元的标准提高至500万元,能让更多小微企业成为小规模纳税人;同时,赋予这些年销售额低于500万元的企业更多选择权,他们可以选择成为小规模纳税人,也可以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
提升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享受到计税优惠,能够直接提升受益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有利于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性,催生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同时也有利于缓解企业在初创期的资金压力,加速进入企业的供给扩张阶段。
三是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
实施上述三项措施,全年将减轻市场主体税负超过4000亿元,内外资企业都将同等受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改革完善增值税制度,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大幅提高企业新购入仪器设备税前扣除上限。实施企业境外所得综合抵免政策。扩大物流企业仓储用地税收优惠范围。继续实施企业重组土地增值税、契税等到期优惠政策。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这是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具体举措。业内人士认为,全国两会后万亿元减负“礼包”开始进入密集政策落地期,税费、电力、物流多项降成本措施综合发力,将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
来源:中国政府网